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7篇
系统科学   30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415篇
自然研究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 毫秒
941.
以吐鲁番—哈密盆地3口钻井中所获得的生物化石为依据,对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地层划分,并讨论了它们的时代归属。根据丰富的胞粉化石,首次确定了三叠纪地层在哈密盆地的存在。  相似文献   
942.
研究了中太平洋3个多金属结核中共5个侧面CaCO3/Fe2O3和MgCO3/Fe2O3比值的深度分布。根据CaCO3的热力学性质,我们认为结核中的CaCO3/Fe2O3比值与沉积物中的CaCO3保存量类似,与古水深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结核中由表及里,CaCO3/Fe2O3比值逐渐增大,说明结核所处海域,即中太平洋海盆的水深逐渐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太平洋海盆的下降,因而结核中的CaCO3/Fe2O3比值也许可以作为海底构造运动的指示物。而MgCO3/Fe2O3比值与其有着良好的一生,说明其与CaCO3/Fe2O3比值一样,也可以作为海底构造运动的指示物。  相似文献   
943.
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下始新统流沙港组三段发育源下断块油藏,其原油来自上覆流沙港组二段超压成熟烃源岩,其成藏受"源储压差"、沉积相和有效断块圈闭三因素控制。"源储压差"控制了油气运移方向,油气由流沙港组二段源内超压区向下部、侧向流沙港组三段常压区运移,在断裂圈闭带中聚集。流沙港组二段超压还起到了封盖油气作用。流沙港组三段近岸水下扇扇中辫状水道微相储层物性较好,是"甜点"储层。下始新统流沙港组三段具有"高压源、源封盖、源储接触"的源下油气成藏模式。乌石凹陷东部流沙港组三段始新世裂陷幕断裂圈闭带是"源下"油气富集的区带。  相似文献   
944.
中国边缘海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边缘海盆地处在欧亚、印度-澳大利亚及太平洋三大板块相互作用之新生代最活跃区域,其中,南部边
缘海盆地尚受南海裂解扩张作用等多种因素的深刻影响,形成了具有断拗双层结构不同类型伸展型或伸展、走滑、挤
压复合型盆地,沉积充填了古近纪断陷裂谷早期中深湖相地层及其烃源岩、古近纪断陷晚期煤系地层及烃源岩、新近
纪拗陷期海相地层及其烃源岩,为油气形成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受区域地质背景影响,边缘海盆地地壳性质及厚
度从陆缘区到深海洋盆区具有逐渐递变的特点;盆地沉降沉积中心亦逐渐向深海洋盆迁移,导致其大地热流及地热场
向洋盆区逐渐升高增强,加之与晚期新构造运动和烃源供给系统时空上的相互耦合配置,最终控制了边缘海盆地油气
分布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945.
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溶解态氮素污染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江是三峡库区中部北岸流域面积最大的一级支流,农田以紫色土坡地为主,随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和壤中流流失的非点源溶解态氮是水体中氮素污染的主要来源.根据小江流域地形、土壤等特性,构建流域溶解态氮素污染模型,并将具有物理机制的SLURP分布式水文模型引入污染模型中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的模拟,借助GIS技术,对小江流域2000~2007年溶解态氮的输出量与负荷的时空分布进行了模拟与定量计算.结果表明:土地产生的负荷占总负荷的68.3%~76.8%,农村居民点产生的负荷占23.2%~31.7%;土地产生的负荷中85%以上来源于农田.  相似文献   
946.
 为了探讨珠江流域西江、北江河流溶解无机碳(DIC)及其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DIC)特征,分别于2007年春季和夏季对流域低水期、高水期的西、北江及思贤滘河道DIC及其稳定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实测调查。结合实测河道水体理化参数,采用碳的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多参数相关分析法,对西、北江流域及其滘口的河流DIC组成、性质及其碳源汇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北江的河流DIC的组成、性质都有明显的差异且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春季,西、北江的河道DIC浓度及其δ13CDIC分别为1 942 μmol/L、1 637 μmol/L和-11.75‰、-12.44 ‰;而夏季,西、北江的河道DIC浓度及其δ13CDIC分别为1 986 μmol/L、1 383 μmol/L和-13.03‰、-12.77‰。河道DIC浓度及其δ13CDIC的这种差异反映出西、北江流域结构特性对DIC侵蚀、输移的显著影响。夏季汛期,流域的高温多雨环境致使大量有机质汇入河道、强烈分解、释放大量轻碳,使得西、北江河道δ13CDIC都低于春季;由于汛期高温和径流的共同作用使得北江DIC远远小于春季,而西江DIC却略高于春季。思贤滘水道的DIC浓度及其δ13CDIC受西、北江来水的控制发生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947.
The Jiang-Huai Meiyu rainy season can be distinguished into the Jiangnan Meiyu spell and the Huaihe Meiyu spell. The Jiangnan Meiyu spell appears on the last ten days in June and the Huaihe Meiyu spell lasts from early July to middle July. An inter-decadal transition was observed in 1998 respectively from the anomalies of Jiangnan Meiyu rainfall,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and the subsurface tem- perature in the equatorial Pacific.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opposite trends and biennial oscillations of the Meiyu rainfall are observed in the Jiangnan and Huaihe basins. Before the strong La Niña of 1999―2000, the positive SST anomalies usually occurred in the ea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a precursory warming signal of SST anomaly comes from the subsurface temperature which is centrally exposed near the dateline in the central equatorial Pacific. The above-normal Meiyu rainfall in 2003, 2005 and 2007 over the Huaihe basin followed the prior winter- spring positive SST anomaly near the dateline. A relationship shows that the more Jiangnan (Huaihe) Meiyu follows the winter-spring warm water in the eastern (central) equatorial Pacific.  相似文献   
948.
1IntroductionTiledesigllalldof)erati()lloftilt.egratedmultiplewatersuppliesandhydroelectricfacilitiestol>ostutilizea1'egi()llalt-c'aterresourcecallcollstituteacolllplexanddifficultoptimizationprohleln.involvingill('tilt(-'r;\('tiollofI)oliti('alalldlegalprocesses,institutiollalregulat,ionsalldengilleerillgecollolllics.Tllolastqllart('rofa(}elltur}'11aswitllessedasigllificantdevelopmelltofoptimizatiollalgol'itllllls.Tillsif('ti\.it}'ilasI>een1llotivatedbytwomajorfactorsftherapidevolutiollofcom…  相似文献   
949.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利用1990年和2001年的遥感影像作为信息源,分析了漾濞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林地面积增加2 791.71 hm2,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增加1 290.55 hm2,草地面积减少4 014.18 hm2;土地利用总体变化速度较快,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77%;土地利用程度变化不大,1990年和2001年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别为215.037和215.567,土地利用仍处于发展时期;研究区仍有2 148.45hm2的耕地需要退耕还林、还草.  相似文献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